《新譯四書讀本》(六版)〈論語˙先進第十一篇˙第十八章〉第188頁「屢空」的「空」注音原注ㄎㄨㄥ,經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屢空」注音為ㄌㄩˇ ㄎㄨㄥˋ
編輯部回覆:
《新譯四書讀本》(六版)〈論語˙先進第十一篇˙第十八章〉第188頁「屢空」的「空」注音原注ㄎㄨㄥ,經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屢空」注音為ㄌㄩˇ ㄎㄨㄥˋ
編輯部回覆:
●我的問題: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章》注釋7.「繳」貴公司解釋「以繩繫矢而射也。」貴公司的解釋好似這個字為動詞,是一個動作!可是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的解釋為當名詞用「繫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然後再參考《楊昕˙國文/驗解題一本通》(98年版) Page 98-85之中該字解釋成「繫在箭上的絲繩。」由以上兩個參考資料,我覺得此字是名詞,應解釋成「繫在箭上的絲繩。」之類的意思!
※三民書局的回覆:
誠如您所指教,「繳」應為名詞,即「繫在箭上的絲繩」。再版時將適度更正。謝謝您的指教。
●我的問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章》語譯中的「妻子緝練了枲麻」,這裡的「枲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說:麻的雄株。泛指麻質紙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說:「辟纑」,指將分析練過的麻搓成線。所以「枲麻」應該改翻譯成「麻線」。
※三民書局的回覆:
據《說文通訓定聲》:「麻無實者,夏至開花,榮而不實,亦曰夏麻。為凡麻之大名。」則「枲麻」亦是「麻」之通稱。一般而言,詞語具有「隨時代演變而轉化意思」的特性。當初作者用「枲麻」一詞,概因彼時確有其義。為尊重作者之「著作人格權」與保留本書編輯時之樣貌,此處或可保留,尚祈鑒察。
●我的問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章》注釋第14.「畫讀為劃,《說文》:刉,劃傷也。」我想請問為什麼要多加「刉」這個字的解釋?「刉」跟「畫」這兩個字好像沒有關係。※因為經查《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路版)該字非「劃」的異體字!參考網址如下:
1.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00535.htm
2.
●我的問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章》注釋第19.「妁亦媒也」這個解釋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的說法:「媒」,男方家的媒人。「妁」,女方家的媒人。詳情請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的詞條「妁」。由此可知貴公司的注釋不太精確!
※三民書局的回覆:
「媒」、「妁」細分有別,通稱無異。為尊重作者之「著作人格權」與保留本書編輯時之樣貌,此處或可保留,尚祈鑒察。
《論語˙先進第十一篇˙第二十五章》注釋7.原解釋為脅迫但經過我查了(A.)《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網路版)上面說攝,迫近、夾處。 (B.)《論語新解》錢穆 編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Page 318上面說攝,迫蹙義,猶言夾在大國之間。麻煩貴公司請改一下該書注釋跟語譯謝謝您^^ 由以上得知注釋應改為夾處,語譯應改為夾在大國之間。
※三民書局的回覆:
參閱歷代注解,確實解為「夾處」為佳。再版時將適度修改。謝謝您的指教。
●問題:
《論語˙陽貨第十七篇˙第七章》注釋7.故「周流」求行到於天下。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對於這個辭「周流」的解釋周遍流行、遍及各地。將上面的解釋套進去用,我覺得有點牽強!應該成「周遊」不知到貴出版社覺得呢?
※三民書局的回覆:
一般而言,詞語具有「隨時代演變而轉化意思」的特性。當初作者用「周流」一詞,概因彼時確有其義。為尊重作者之「著作人格權」與保留本書編輯時之樣貌,此處或可保留,尚祈鑒察。
●問題:
《論語˙先進第十一˙第二十五章》其中有句「如會同」貴公司出版的書的語譯並沒有將其「如」語譯出來!95年司法官考試試題國文測驗第3題選項(B)考該「如」字的翻譯,貴公司的書只有翻譯「諸侯……」如會同的「如」應翻成「或者」。
參考資料:楊昕 國文/測驗解題一本通(98年版)第95-39頁第3題 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出版。
※三民書局的回覆:
參閱歷代注解,「如」字宜解為「與」義較妥。另敝局古籍新譯叢書之體例,在語譯上,一般「不逐字詳譯」。感謝您的指教,此處如何修改,敝局會再斟酌。
※要帥帥於2017年9月1日在楊昕老師的粉絲團「楊昕國文」上發問:
●我的問題:
《中庸章句˙第三十三章》注釋14.「載,讀曰栽」的「栽」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路版的注音為ㄗㄞ,可是貴公司的書上面卻注音ㄗㄞˋ,是否注音注錯了呢?
※三民書局的回覆:
《新譯四書讀本》(六版三刷,2009年2月出版)內容有錯誤!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章》注釋第29.「于即邗,古國名。」這個地方寫錯了!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的說法「邗」的注音ㄏㄢˊ;「邘」注音ㄩˊ;由以上可以得知「邗」和「邘」的注音不同。再查網路的資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833bb010085w9.html
※《新譯四書讀本》(六版三刷,2009年2月出版)內容問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章》第404頁注釋27.「溝塗植封」應改成「溝塗封植」
參考資料:
1.數位經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