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語˙季氏第十六篇˙第一章》

257頁注釋第21

原注釋「招來;招致。」

應該改成「徠」通假字,當動詞,慰勞、安撫。

 

257頁的句子

「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應改成「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理由:

連詞前不應該有句號!

「既來之」的「來」

原注音ㄌㄞˊ

應該成ㄌㄞˋ

258頁的【語譯】

原語譯為「便整頓禮樂文教來招致他們。他們既然來了,更要安頓他們。」

應修改為「便整頓自己的禮樂文教來安撫他們,他們既然被安撫了,就平靜了。」

●理由:

1. 「他們既然來了,更要安頓他們。」突然冒出這句,令人有天外飛來一筆之感!

2.修改了之後有承上啟下之感!

3.257

三民書局原句「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

「不能來」的「來」貴公司原注音ㄌㄞˊ

應改成ㄌㄞˋ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

應改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

原【語譯】:「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招致;國家分離瓦解,卻不能保持完整」

應改成「遠方的人不歸服,而不能安撫的話,會導致國家分離瓦解,而不能維持



緣此,  256頁~第257頁句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以上文字我建議貴公司翻譯成如下文字:

 

不擔心資源少而擔心資源分布不均,不擔心貧困而擔心不平靜

 

所以資源分布平均則沒有貧困

 

大家敦睦則資源不會缺少

 

平靜則沒有國家會滅亡

 

如果是這樣

 

因此遠方的人不歸服

 

便整頓禮樂文教以安撫他們

 

他們既然被安撫了

 

就平靜了

 

現再仲由和冉求,你們輔佐季氏,

 

遠方的人不歸服

 

而不能安撫的話,會導致邦分離瓦解,而不能維持

 

 

※理由:

1.如以貴公司的翻譯方式翻譯到「和無寡」翻譯的怪怪的!

2.「來」字貴公司翻譯錯誤!



※三民書局的回覆: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來」為例,這裡用「來」字本有的用法就可以了,意為「使之來」,用的是「使動」用法。解作「招致」並沒有錯。古書這種例子很多。「徠」是後來才有的字,漢代的說文解字並沒收,不必用後起字來限定早已有的字的用法。而且這裡解作「安撫」也不通,還沒「來」,怎麼「安撫」?所以後面才說「既來之,則安(安撫)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要帥帥 的頭像
    要帥帥

    要帥帥的閱讀筆記&網路健康文分享

    要帥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