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峴山碑」之詞條釋義過於冗長文言,可以參考《漢典》(網路版)的詞條「峴山碑」中說「晉羊祜任襄陽太守,有政績。後人以其常遊峴山,故於峴山立碑紀念,稱『峴山碑』」來進行修正!
參考資料:
《漢典》(網路版)之詞條「峴山碑」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峴山碑」之詞條釋義過於冗長文言,可以參考《漢典》(網路版)的詞條「峴山碑」中說「晉羊祜任襄陽太守,有政績。後人以其常遊峴山,故於峴山立碑紀念,稱『峴山碑』」來進行修正!
參考資料:
《漢典》(網路版)之詞條「峴山碑」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於」當注音為ㄩˊ時作介詞,此時解釋為「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疑似不妥!
因為韓愈〈師說〉:「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句中的「賢」當動詞,解釋為「勝過、超過。」
緣此,該解釋應修改為「也作『于』。引進比較的對象,相當於『比』。」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成語典》之辭條「疇陳五福」之辭條「釋義」中的「攸好德」的「攸」字經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攸」應解釋為「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緣此「疇陳五福」中的「釋義」應改為「五福,指壽、富、康寧、好德、考終命等五福。」,因為「攸」字無義!
※麻煩請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將審議後的決議回覆我,謝謝!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強顏」當注音注為ㄐㄧㄤˋ ㄧㄢˊ時書證疑似不妥!經使用者查:
1.《漢典》(網路版)之詞條「強顏」之解釋「厚顏,不知羞恥。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漢書·司馬遷傳》作“彊顏”。 顏師古注:“強音其兩切。”……」。
2.《新譯古文觀止》(增訂五版)第351頁,注音為「ㄑㄧㄤˇ 一ㄢˊ」。
緣此,應改為ㄑㄧㄤˇ 一ㄢˊ。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甜」有贅字!
「甜」字當形容詞時,第一個解釋「像糖的味道的」多一個「的」!
※麻煩請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將審議後的決議回覆我,謝謝!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改元」解釋的不夠詳盡
原解釋為「舊時新皇帝就位時,不用舊君紀年之數,而以即位之次年為元年,稱『改元』。」
經查《漢典》(網路版)之詞條「元」當名詞解釋時可解釋為「帝王的年號」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詞條「和」的注音
沒有標示出「讀音」和「語音」
依據下面網址的資料:
※使用者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提出問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辭條「使令」有二音!
※使用者問三民書局的問題如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第316頁句子中,「使令」,的「令」該字貴出版社注ㄌ一ㄥˊ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實」字字義補充:
「實」字也可以當「語助詞」,無義,用在句中,表示「賓語提前」,作倒裝句。例如〈宮之奇諫假道〉:「鬼神非人實親」的「實」。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殿」字書證與解釋相忤!
※使用者問三民書局的問題如下:
《新譯四書讀本》(六版)〈論語˙雍也第六篇˙第十三章〉
第127頁「奔而殿」的「殿」可以當動詞解釋為「鎮定、鎮守」嗎?
※使用者個問題: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實」之辭條解釋不夠多!
我問三民書局有關於「實」字解釋的問題如下網址:
※使用者的問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欷歔」解釋有誤!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欷歔」原解釋為「悲泣抽噎的樣子。」應改成「悲歎聲。亦作『唏噓』、『欷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