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詞條「濯濯」解釋3.書證「孟子˙告子下:『牛山之木嘗美矣,……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的「告子」應改成「告子

參考資料:

1.《新譯書讀本˙告子章句上˙第八章》第547頁  三民書局出版

2.《數位經典(網站)˙告子章句上˙第八章》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13jing/montzu/ch11_2.htm

3. 《維基文庫(網站)˙孟子˙告子上》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AD%9F%E5%AD%90/%E5%91%8A%E5%AD%90%E4%B8%8A


問題二: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的詞條「戕」的書證:「孟子˙告子上:『將戕賤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之中的「將戕賤杞柳」錯了一個字,應改成「將戕杞柳」

參考資料 :

1.《新譯書讀本˙告子章句上˙第一章》第536頁  三民書局出版

2.《數位經典(網站)˙告子章句上˙第一章》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13jing/montzu/ch11_1.htm

3.《維基文庫(網站)˙孟子˙告子上》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AD%9F%E5%AD%90/%E5%91%8A%E5%AD%90%E4%B8%8A

 

問題三: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的詞條「同心」第四個解釋書證:「孟子˙告子上:『欲貴者,人之同也。』」之中的「人之同也」漏了一個字,應改成「人之同心也」

參考資料 :

1.《新譯書讀本˙告子章句上˙第十七章》第555頁  三民書局出版

2.《數位經典(網站)˙告子章句上˙第十七章》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13jing/montzu/ch11_3.htm

3.《維基文庫(網站)˙孟子˙告子上》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AD%9F%E5%AD%90/%E5%91%8A%E5%AD%90%E4%B8%8A

 

 

問題四:

教育部重邊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閔」,當形容詞時,強悍。通「睯」。孟子˙萬章下:「殺人越於貨,閔不畏死。」

通「睯」,有誤!

參考《異體字字典》(網路版)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b/frb/frb02900.htm

「睯」解釋為悶。字彙.目部:「睯,悶也。」

※「暋」字:

參考《異體字字典》(網路版)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b/frb/frb01570.htm

「暋」解釋為強橫。書經.康誥:「暋不畏死,罔弗憝。」「敃」之異體。

再參考《新譯四書讀本》(六版)三民書局印行    第526頁注釋8.蔣伯潛《孟子新譯》謂:「本作暋,強也。」

※由上述資料判斷,「睯」字沒有「強悍的意

 


問題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之辭條「先知」解釋2.的書證孟子˙萬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應改成「孟子˙萬章上」!

參考資料:

1.《數位經典網站˙萬章章句上˙第七章》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13jing/montzu/ch09_3.htm

2. 《新譯四書讀本˙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七章》第512頁    三民書局印行

3. 《維基文庫˙孟子˙萬章上》(網路版)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AD%9F%E5%AD%90/%E8%90%AC%E7%AB%A0%E4%B8%8B

 

※教育部國語會的回覆:

您好:

感謝您來函指教,以及您對本部線上電子辭典的支持與愛護。

有關您5月20日至5月25日期間所寄五封來函,指出《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收錄之「濯濯」、「戕」、「同心」、「悶」等詞條書證錯誤之處,本會業經查證後進行修正。惟「先知」所引書證之為《孟子.萬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並非《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以上說明供您參考。再次感謝您的指正。敬祝 

 順心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敬復

 

 

※教育部國語會回覆內容錯誤更正:
有關您5月20日至5月25日期間所寄五封來函,指出《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收錄之「濯濯」、「戕」、「同心」、「悶」應更正為「閔」)等詞條書證錯誤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要帥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