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感極而悲者矣」。

注釋:
感:動詞,感慨、感傷。
極:程度副詞,程度最高、最大、最深地。
而:連詞,表因果。猶因而,所以。
悲:動詞,哀傷。
者:代詞,這些事。代指前句「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矣: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肯定或判斷,與「也」相當。

語法補充:
1.此句省略了主語「予」,音ㄩˊ,解釋為「我」。即「(予)感極而悲者矣」。

2.大陸漢語學者王力認為,古代漢語一般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判斷,如「董狐,古之良吏也」(《左傳‧宣公二年》)。故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要在謂語之前補出一個繫詞來幫助判斷。

翻譯:
(我)(是)感慨深因而哀傷這些事。

參考資料:
1.大陸《漢語大詞典》
2.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
3.臺灣大考中心112學測試題或答案之反映意見回覆(國綜)
4.筆者部落格文章〈者字分析〉
5.竺家寧《漢語語法之旅》,頁2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要帥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