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龍說趙太后〉:「和於身也」。

和:原形容詞,指「身體健康舒適」,此活用為動詞,指「變健康舒適」。
於:介詞,為、為了。
語譯:
(勉強自己步行)
(是)為了身體變健康舒適。

★語法補充:
1.「於身」是介賓結構,介賓結構在譯成現代漢語時除了少數作補語外,一般都要提到動詞前作狀語。即「於身和」。
2.大陸漢語學者王力認為,古代漢語一般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判斷,如「董狐,古之良吏也」(《左傳‧宣公二年》)。故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要在謂語之前補出一個繫詞來幫助判斷。


參考資料:
1.大陸《漢語大詞典》
2.竺家寧《漢語語法之旅》,頁2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要帥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