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每年逾1.1萬人死於肝癌,其中逾85%是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造成,與病毒性肝炎無關的肝癌病例,過去較少被重視。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國內非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癌,最重要的3個危險因子為脂肪肝、糖尿病和三酸甘油脂過高;國衛院統計,國內非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癌病患已從10%增至24%,而脂肪肝與代謝性疾病增加與民眾飲食西化有關,當心病從口入。
 
國衛院自2005年起與全台5大醫學中心合作,蒐集到411例非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癌病患,且約半數超過70歲,與另840例感染B型或C型肝炎造成的肝癌患者作比較,發現脂肪肝、糖尿病和三酸甘油脂過高(大於160單位)是非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癌3大危險因子,研究已於上月發表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期刊。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黃秀芬指,西方國家因飲食習慣與國內不同,對脂肪肝造成的肝癌較重視,認為脂肪肝病患的癌化病程,會先有肝硬化才會變肝癌;該院研究卻顛覆西方國家的結論,研究發現國內的脂肪肝或代謝性疾病造成的肝癌病患,約75%未經肝硬化病程就癌化,值得留意。
 
林口長庚醫院肝臟研究中心主任葉昭廷強調,此研究結論對肝癌防治具前瞻性意義,B、C肝在疫苗和藥物治療下,預期造成肝癌的風險會愈來愈低,下個世代的肝癌防治重點在肥胖、慢性病和脂肪肝,門診觀察,國內約6成民眾有程度不一的脂肪肝。他曾收治一名30多歲、有糖尿病史的男子,嗜吃高脂、高熱量食物導致脂肪肝,就醫時已是中晚期肝癌、無法手術,平均存活期僅約半年。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指,糖尿病、三酸甘油脂偏高的病患就醫時,多為新陳代謝科、心臟內科等醫師收治,若病患年齡偏高,提醒非肝病專科醫師應留意病患是否有肝臟病變,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黃秀芬指,因飲食西化在台灣和亞洲都愈來愈普遍,造成脂肪肝、代謝性疾病的病患數量增加,可預期將來非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病患也會愈來愈多,此趨勢已在日本發生,國內2000年前非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僅佔10%,2010年已快速增至24%,提醒民眾應少吃高脂、高熱量食物,多運動降低脂肪肝等風險。(蔡明樺/台北報導)


※資料引用自:
http://sharpdaily.tw/index/article/4071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要帥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